听到这个消息,加根又兴奋起来。
放下电话,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第一次和坐在同一办公室的余丰新谈起了他姐姐。
“来早了。”余丰新回应说,语气中有些遗憾,“如果你姐再晚来一个月,等你们搬进了新房子,那不要方便多了。”
“是啊!再过一个月我们就可以搬家了。”王加根应和道,“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是会带她到银行来看看我们的新房子。”
中午回家,王加根把加枝要来孝北的消息告诉了方红梅和王欣。
母女俩自然非常高兴。
吃过午饭后,一家三口还特意去花园火车站候车室,查看从保定到花园的车次及到站时间。
接下来的两天正好是大礼拜,王加根和方红梅开始为迎接加枝的到来作准备。他们把家里能挪动的东西全部搬到大门口,搬不动或者搬起来比较麻烦的东西,就用旧报纸蒙上。在竹篙上绑上扫帚,打扫房顶和墙面上的扬尘。扫地,拖地,抹家具,重新摆放。接着又开始洗窗帘、洗床单、被单和蚊帐,刷锅碗瓢盆和坛坛罐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邻居笑他们就像要过年似的。
“比过年还要高兴!”王加根回答说,“春节一年一次,我姐八年才回国一次呢!而且是第一次来我们家。”
“那是得慎重一点儿。”邻居也笑了,接着又问,“你姐是哪一年去美国的?”
“我们家欣欣还没出生时就去了。”
“去了那么长时间?听说美国人特别有钱,都富得流油。”
王加根不以为然:“没那么神乎吧!”
“你姐是一个人去美国的吗?成家了没?拿没拿到绿卡?”
王加根如实相告,说姐姐、姐夫和两个小孩都是美国籍,属于美籍华人。
邻居们啧啧称羡,有的甚至认为加枝肯定腰缠万贯,觉得加根他们家要沾光了。
“你姐这次回,肯定会送给你们不少美钞!”邻居酸溜溜地这样讲,“还有金银首饰,小方马上要穿金戴银了。”
加根解释说,姐姐在美国过得很不容易,眼下的生活境况并不是很好,仍然相当艰难。这次回国,主要是为了治病。
邻居们半信半疑。
经过两天的忙碌,终于万事俱备了。王加根和方红梅又上街去买各种各样的食品,把家里的冰箱塞得满满的。
星期一上午,王加根上班时接到白素珍的电话,说加枝不准备到湖北了。因为她突然感冒了,发烧,头疼,身体出了状况。
“你姐已经买好了这个月十三号的飞机票,要返回美国。”
怎么会这样?王加根比较疑惑,随口问道:“姐不是说至少要在中国呆一个月么?怎么这么快就要回美国?”
白素珍沉默不语,半天没有回答,后来她突然抽泣起来,哽咽着悲叹:“你姐姐变化很大!你没有见过她,根本想象不到她现在是怎样一个人。”
加枝出国八年,第一次回国就搞得家里人不快活。回中国住了不到十天就厌倦了,想返回美国。对生她养她的故乡毫无眷恋之情,连多年没见面的亲弟弟也不愿意见上一面。这也太不近人情了吧?
“姐姐真的变了?变得如此冷血、如此自私?”加根尽量用平静的语气对妈妈说:“您把电话给姐姐。我跟她讲几句话。”
白素珍迟疑片刻,还是磨磨蹭蹭地去喊加枝接电话。
“弟弟,你好吗?我是姐姐……”听到话筒里传来加枝纯正的BJ普通话,加根的心脏怦怦直跳,“这两天,我突然特别想念两个孩子。加上身体不舒服,不准备在国内呆得太久。非常抱歉!这次来不及到湖北看望你和红梅。请你们原谅。”
丝毫也听不出加枝有感冒的症状,显然身体出状况是借口。
王加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无话找话地提到了招商引资。
加枝马上回答:“这事我考虑得还不够成熟,加上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后再谈吧!”
王加根握着话筒,又无话可说了。
既然姐姐不愿意来湖北,那我就去河北看看她。算起来,我们已经有十二年没有见面。人生能有几个十二年?失去这次机会,还不知道将来哪一天才能够见面……
想到这儿,王加根说:“我会到保定来看你的。”
放下电话,他就去找行长赵国栋请假。
赵国栋以为他是来询问国际金融函授学习的事情,没等他开口,就叙说了行长办公会研究的意见:A银行孝北县支行员工参加电大、夜大、函授、自学考试和脱产进修学习,费用全部由个人自理。等拿到文凭之后,支行再一次性给予奖励。奖励标准为专科毕业奖励一千元,本科毕业奖励两千元。
听到这儿,王加根显得很平静。
他早已有心理准备,就算单位一分钱也不出,他还是会去参加国际金融专业函授班学习的。他参加函授学习,并不完全是为了拿文凭。他觉得,既然银行系统缺少外汇业务人员,学习国际金融就肯定有用处。更何况,参加函授学习,每年还有几次到武汉面授的机会。能够出去放放风、透透气,看看外面的世界,结交一些新朋友,何乐而不为呢?
斗破小说网:(www.doup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