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第一百一十四章 水灾(2 / 2)

4个月前 作者: 汽水03

魏二的儿子魏大胆也道,“对!大王是圣君,童童和重重可要记在心里啊。”

“长大之后,报效大王,报答大王之恩情。”

只有三岁的小男孩道,“爹爹,你不报效大王吗?”

魏大石闻言苦笑,“爹爹没有本事,就能种个田,无法报效大王啊。”

小女孩童童朗声道,“爹爹,那我要学本事,长大报效大王好不好?”

“好好好!”魏大石连忙应道。

“我也要!”小男孩见着姐姐这么说,紧随其后,“爹爹,我长大后也要报效大王!”

“好!”魏大石满意的摸着一儿一女的小脑壳,会心的笑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家人在甲士们的安全下住进了一间空置的茅草屋,小女孩和小男孩兴奋的跳了起来。

“爷爷,爷爷,你来看,这个茅草屋不漏雨,地面还是干的咧。”小女孩拉着魏二的衣角,兴奋的说着。

说完之后,又忐忑的问道,“爷爷,我们真的能住在这里吗?不会是骗人的吧?”

魏二见到茅草屋中的环境,也是一阵感叹,他道,“不是骗人的,我们真的能住在这里。”

“不过,这不是我们家,等到大雨停了,积水退了,我们就要回到原来的家。”

他考虑到两个小孩的情绪,紧接着说道,“到时候,我们自己建一个与这里一模一样的家好不好?”

“好呢!”小女孩和小男孩眼神一亮,连忙说道,“我们帮爷爷建房子。”

“嗯嗯嗯。”魏二不停的点头,“到时候,童童和重重一起帮家里建房子!”

“嘻嘻。”两个小孩很高兴,一下子从先前的羡慕转为期待。

魏大石看着崭新的茅草屋,以及进来时看到的一排排崭新的茅草屋,忍不住感叹道,“大王建造这些屋子,应当花了不少金银刀币吧?”

他见着甲士们已经离去,回头看向魏二,又道,“爹,你说大王是不是傻啊?他现在也就十五岁左右,有钱买点好吃的长身体不好吗?为什么要建造这些茅草屋?”

“你说为什么?”魏二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现在住进来了,你说为什么?”

魏大石讪讪的笑了笑,道,“爹,我就是开个玩笑,我当然知道大王是为了我们这些百姓才耗费钱财。”

“我只是想说,大王与其将钱财花在我们身上,还不如让自己的日子过的好些。”

“大王已经做的够多了,如今王室又只剩下大王一人,我真心觉得大王不必如此。”

魏二明白魏大石的意思,他轻叹一声,道,“所以你若为王,只能是其它国家的王。”

“而大王,注定是我们魏国的王!”

魏大石挠了挠头,同样清楚魏二的意思,最终只是感叹一声,没有回话。

他并不是真心嘲讽魏恒,而是在为魏恒鸣不平。

他是在说如今魏国王室血脉凋零,魏恒所做已经够多,没必要再继续下去。

完全可以后宫佳丽三千,然后日日夜夜在宫中造娃。

就算不管民众,不问世事,也没有人会有怨言!

.......

王宫。

“大王,雨势过大,引发了水涝,城外许多百姓都遭了难,敬老院那里的茅草屋眼下快要不够用了。”赵小刀在殿内禀告。

魏恒想了想,道,“命令军营里的甲士前去砍伐树木,然后找一块地势高的地方搭建草棚。”

“此非常时期,赶着建造茅草屋已经来不及了,先将草棚搭起来,让百姓有个避雨的地方。”

“然后让人熬制姜汤,分于淋了雨的百姓和甲士们喝。”

“姜汤?”赵小刀一头雾水。

魏恒解释道,“姜汤能够驱寒,熬制分于众人喝,能够有效的防止生病。”

“姜汤竟有如此效用?”赵小刀一脸震惊,还是第一次听说。

“所以,要多读书。”魏恒没好气的说着,“这不,没读书的弊端显现出来了吧?”

赵小刀挠了挠头,道,“大王,民间都没有这种说法,可见书中也没有啊,就算臣读再多的书,也不能知道的啊?”

魏恒无语的说道,“就你聪明是吧?”

接着又道,“赶紧按照吾所说的去办,哪有那么多这的那的?”

“买姜的金银你去找徐通,将此事告知他,他会拨款给你的。”

“还有,分发姜汤的时候,顺道将姜汤能够驱寒的事情告知百姓,方便他们以后可以自行熬制。”

“喏!”赵小刀眼见情况不对,连忙应了一声,退出大殿。

他找到徐通,拿到经费,便前往军营安排兵卒冒雨前去伐木搭建草棚。

此时已是非常时期,不赶紧搭建起能够避雨的草棚,就得有众多百姓在外淋雨。

有道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斩妖除魔,暂时用不到军营里的甲士,而魏国与邻国之间又没有征战,只是让他们做这些事了。

安排完这些事情,赵小刀又连忙派人前去收购生姜。

王都里的商贩一听是奉大王令收购生姜熬制姜汤,纷纷分文不收免费捐献。

甲士们见此,道,“大王下了王令,必须得按照市价购买,若你们不收钱,我们便去别家。”

商贩见此,只能无奈的同意。

他一边将屋中的生姜搬出来,一边诧异的问道,“你们说生姜熬制成姜汤有驱寒之效,能够在天冷之际预防风寒,当真如此吗?”

几名甲士知无不言的应道,“不是我们说,而是大王金口玉言,并告知大将军,然后命大将军将此事布告百姓。”

商贩听言说道,“如果姜汤真的能够驱寒,那么大王此举当真是活人无数。”

“每年冬季,很多人因由风寒而不治身亡。”

“现在有了姜汤,或可减少死亡的人数。”

几名甲士说道,“大王从不诳言,说是能够驱寒,必是能够驱寒,你不必怀疑!”

商贩点了点头,道,“将军们所言极是,大王既然将此事布告,必是已经确定!”

他接着又感叹道,“你们说生姜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为何从来都没有人发现生姜熬汤能够驱寒呢?”

一名甲士看着他,道,“很显然,无外乎就是一直都没有人比大王更有智慧!”

商贩一听,瞬间恍然,心说对啊。

以前没人发现,确实是因为都比不上大王的智慧,不然为何没有发现?

大王不愧是天生聪慧之人,其智慧果真不同凡响,令人望尘兴叹!

......

清圆宅,一栋颇为阔气的大宅院。

“老爷,打听清楚了,大王现在在收购生姜,说是生姜熬制姜汤可以驱寒。”宅中,仆人正在向主人魏偲汇报。

魏偲,魏国贵族之一。

魏国虽然不同与列国,但是其国内照样有着不少贵族。

似魏偲这一类的贵族,俱都是他祖先时代就已存在,现如今的历史遗留问题。

如果魏恒是开国之君,自是不会容忍贵族的存在,然而他不是。

可以说,魏国四郡二十一县,也就王都下邑掌握在魏恒的手中,其它二十县,其贵族才是当地的土皇帝。

而且,在王都之中,亦是有着不少贵族。

他们存在感不高,只是因为魏恒的光芒太盛,不敢触了魏恒的眉头而惹祸上身,一个个俱都蛰伏起来。

“我们有多少生姜?”魏偲向身旁的另外一人问。

“回老爷,不多也不少,大概占据了下邑一成的量。”管家魏豹回答。

魏偲想了想,道,“既然姜汤有着驱寒的功效,魏恒又在下邑收购了不少生姜。”

“那么等到消息传开,生姜的价格必会大幅度上涨。”

“等会若那些兵卒找到我们这里来购买生姜,你就直接拒绝他们。”

“等到生姜价格暴涨后,我们再卖。”

魏豹听言欲言又止,魏偲将之看在眼里,哼道,“有什么想说的直说,在那里扭扭捏捏干什么?”

魏豹呼了一口气,道,“老爷,生姜是大王下令收购的,我们若是直接拒绝,会不会....?”

魏偲哼道,“我们不卖生姜,又没有触犯魏律,你担心个什么?”

魏豹担心的说,“可是老爷,我们虽然不触犯魏律,却很有可能得罪大王啊?”

魏偲没好气的道,“我都说多少遍了?怕什么?”

“他是国君没错,可我亦是魏国贵族。”

“他难道还敢无缘无故的找贵族麻烦不成?”

魏豹心说还真有可能,见到魏偲各种迷之自信,他心知多说无用,也就没再多言。

不一会儿,有甲士去到魏偲的商铺,其中的伙计早已得到授意,相继用各种方法拒绝了前来买姜的甲士们。

将生姜卖给魏恒,只能是市价!

而是眼前的情况,摆明了日后生姜的价格会大幅度上涨。

这个时候将生姜卖给魏恒,岂不是傻?

(今天6000字,明天8000字,要开始加速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