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说!我什么都说!!!”
你早点这样说不就完了?真的是……
“唉唉唉你离我远点!臭死我了!”
……
待老贺镇定下来之后,他就开始说了:
“其实那条暗道,是从崇祯八年就开始建好了的,主要用来运送火炮坊里的火炮。”
“有时候也可以当作逃跑的出口,官府的人一般查不到那条暗道。”
“一旦从面粉厂逃出来,就到了火炮坊,火炮坊又是朝廷的,官府的人自然就不会再查。”
“我跟火炮坊的合作已经很久了,主要合作的还是火炮坊里生产出来的各种火器。”
这种倒卖火器的行为周渠很容易理解,不过火炮坊生产的火器不都是要送往辽东吗?
他们倒卖了那么多,难道朝廷就没人发现?
于是周渠插嘴问道:
“火炮坊的生产一直都是有额定目标的,怎么可能会有多余的卖给你进行倒卖呢?”
然后老贺纠正道:
“不是火炮坊卖给我,然后我才倒卖的,是火炮坊把火器给我,让我进行倒卖的。”
“而且这个火炮坊是从天启四年就开始运作了,当时定下的额定目标是一个月两百杆火铳,五十门虎蹲炮,五门红衣大炮。”
“可是后来到了崇祯元年的时候,因为投入火器生产的银两太多,朝廷就下令削减额定生产目标。”
“从一开始的一个月两百杆火铳,变成了一个月一百杆。”
“虎蹲炮从五十门变成了二十门,红衣大炮则是变成了两门。”
“这些生产出来的火器一直都是运向辽东的。”
“虽然朝廷下令削减了额定目标,但火炮坊本身能生产出来的火器,根本就比额定的还多。”
说到这里,周渠就已经听明白了。
意思就是说,火炮坊的生产能力,要比朝廷给它规定的生产能力还要更大。
虽然朝廷削减了生产目标,但是火炮坊其实一直都是在火力全开的运作着。
因此除了运送给辽东的必须火器外,剩下来的,自然就成为了他们牟取暴利的筹码。
从崇祯元年开始,他们就一直在倒卖火器,赚了多少钱周渠并不想追究,况且这玩意儿也没法儿深究。
周渠想问的,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宋进勇和魏希文在这里面到底分别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黑市交易中心能够存在这么多年,必然少不了某些高级官员的庇护。”
“我想问,宋进勇和魏希文,是不是幕后主使?”
话都问到这份儿上了,老贺也不再隐瞒:
“对,起初宋港台发现火炮坊还有剩余的火器之后,很快就找到我还有张宗贵,不久后就在火炮坊旁边建了那个面粉厂。”
“后来魏大人上任天津总督后,宋港台害怕此事被魏大人发现,就修了那条暗道。”
“不过后来魏大人就加入了我们,黑市运作起来就更加简单了,既没有官府盘查,也没人敢在黑市闹事。”
果不其然,宋进勇跟魏希文,这俩人还真是幕后黑手,这点周渠其实早就想到了。
只不过现在真的得到了验证,反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斗破小说网:(www.doup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