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第23章 宏图霸业一卦中】2(2 / 2)

4个月前 作者: 蔚微蓝

她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心宽体胖的皇帝。想到当年武曌病重之前,尚励精图治,事无巨细,劳心劳力,如今国号变了,皇帝变了,便物是人非,入眼皆变。可是这天下还没变呢,沧海桑田尚未更替,山河万里始终如一,但若长此以往,来日又会是什么模样?

李裹儿闻言很是欣喜,见众人一副艳羡的模样,更是得意。她拉住萧江沅的手,兴奋地道:“听说这几日,吐蕃使者便要入京了。到时候,阿耶必会在麟德殿举行国宴,我便穿着这身裙子,让那些言而无信又粗陋不堪的吐蕃人看看咱们大唐的富贵——他们也只能远远地看着罢了,总来挑衅有什么意思,打又打不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早年吐蕃连连战败于大唐,吐蕃摄政太后没禄氏一心求和,便效仿当年松赞干布尚文成公主故事,在景龙元年三月的时候,替儿子吐蕃赞普赤德祖赞求娶大唐公主为妻。李显应准,并于景龙元年四月封嗣雍王李守礼之女为金城公主,待吐蕃使者入京之后,便送往吐蕃和亲。

萧江沅对李裹儿所言不予置否,只暗自地想,眼下真是个多事之秋。先是吐蕃来使迎娶公主,后是南郊祭天皇后亚献,因李裹儿等贵『妇』卖官鬻爵大肆兴起斜封官,长安的官场本就已人满为患,待地方官员及宗室一一归来,只怕热闹要源源不断。

景龙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吐蕃大臣尚赞咄率一千余人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长安。

吐蕃虽战败了,但心底犹有不服,来到长安虽是为了迎娶大唐公主,但也想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之下,挫挫大唐的锐气,故而吐蕃臣军总会提出许多稀奇古怪的要求,还声称大唐乃礼仪之邦,定不会强迫他们入乡随俗,必将使他们宾至如归。鸿胪寺的官员们因此总是一副焦头烂额的模样,李显对此虽有所不满,为了大局着想,却不好发作。

李隆基刚一入长安,便听到了不少相关的议论,不觉有些心疼鸿胪寺卿。可圣人都没说什么,他又能如何?

他悠哉悠哉地骑着马,不久便回到了五王宅。一进门见四个兄弟在院中寒暄,他不禁大喜过望,疾步过去:“三郎回来了!”

五兄弟的相貌都有了点变化。像李隆业,显然是黑了不少,可『性』格却还是『毛』『毛』躁躁的,李隆范则褪去了些许迂腐的书生气,李成义比过去更有担当和自信,李成器则变化最少,只是在温和中又沉淀了几分稳重。五兄弟两年未聚,一时有些难舍难分,当晚便和从前一样,躺在了同一张大床上,共盖着一大条棉被,分明挤得难受,这一觉却睡得最是安宁。

次日,五兄弟便回到相王府拜见了李旦。父子六人相聚奏乐,纷纷谈起这两年的见闻与经历,正当欢畅之时,宫里来人传了口谕,说是国宴定在了十二月初一。

“听说这回来的吐蕃人很是刁钻?”李隆业一脸不乐意地问道。

李旦淡淡地拨了拨琵琶:“未经教化,自然不懂礼仪。”

李成器颔首道:“大唐海纳百川,圣人有容乃大,吐蕃既已战败求和,又诚心求娶我大唐公主,得饶人处且饶人便可。他们再刁钻又能如何,还不是要臣服于大唐?你们几个可不许多思多想,更不许惹是生非。”

四个弟弟一齐点了点头。李隆基犹豫了一下,终是道:“阿耶和大哥说得是。只是……三郎怕他们得寸进尺,不论有意无意,若是辱及了我大唐国体,那该如何是好?”

李旦抬眸定定地看了李隆基一眼:“那也不是你该管的事,一切自有圣人做主。”

李隆基眸光一滞,轻笑着化开了尴尬:“三郎出去两年,倒愚钝了。阿耶说得是,三郎都记下了。”

李旦既不点头也不摇头,只继续拨弄着琵琶,见幼子睁大眼睛看着自己,才浅浅一笑。李隆基只作不见,唇角依然噙着笑意。直到感到大哥的手抚上自己的肩膀,他才垂眸掩住眸中的黯然,笑容却未褪去一丝一毫:“不知大哥这两年,又养了什么奇花异草?”

李成器温和一笑,拍了拍李隆基的肩:“我历经多日,废寝忘食地照顾,终于让一株牡丹在冬日里开花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