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第二十七章 两度化谷雨(2 / 2)

2个月前 作者: 作家gRkYIe

嘘寒问暖个不休。

为了母亲尽快康复,

基于你一再请求,

丹牧答应留下,

并把药酒熬制技术,

对你传授。

由于你和丹牧的精心照顾,

母亲的身体竟比生病前还要硬朗些许,

脸上的皱纹少了,

头上的白发黑了,

一家人别提有多欢欣鼓舞。

丹牧颇通医理,

相助你给百姓看病,

调方熬药,

样样在行。

有丹牧相助,

你替人诊病救助,

更加得心应手,

每每药到病除,

医术越发精进有余。

行医之余,

你依然喜爱植物,

稍有闲暇,

就到花圃里劳作忙碌,

精心照顾,

满园花草植物。

从秦岭带回的那几株牡丹,

早已移栽到花圃里头,

长势越来越好,

枝繁叶茂,

甚是绸缪。

第二年春天,

牡丹吐蕊怒放,

紫色的花瓣晶莹剔透,

清香扑鼻,

和丹牧鬓边的花朵同样模。

丹牧手巧,

采下盛开的牡丹花,

和着糯米面,

做成了牡丹糕食物,

吃得一家人颊齿留香,

饭足饱腹。

她还做得一手好针线,

绣的牡丹花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物。

相处日久,

你和丹牧渐生情愫。

不论操心家务,

行医看病,

还是伺弄花草植物,

钻研药理医术,

二人都,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配合的默契十足。

母亲和妹妹看在眼里,

喜在心头,

开始张罗着给二人准备婚务。

你当然喜不自禁,

偷偷告诉了丹牧。

丹牧听后,

自然有些害羞,

望着你眼神,

却是含情脉脉,

掩饰不住。

你一心盼求,

和丹牧拜堂成亲的日头。

但是不久,

你就发现,

丹牧独自一人时候,

常常神情悲戚,

默默无语。

你暗自思忖,

却猜不透她的心绪。

终于有一天,

丹牧告诉你:

我本是牡丹仙女,

正是在秦岭地区,

修炼成仙女。

去年你到秦岭寻药物,

西王母,

见你为人善良,

事母纯孝,

特遣我来帮助。

如今时间已到,

西王母要我速返仙界司职务。

我多次向王母恳求,

愿意舍弃花仙之位属,

在凡间与你结为夫妇,

偕老白头。

但她坚决不许,

言道仙凡殊途,

命我即日返回仙域。

仙界严苛规矩,

我如强行留下,

只怕夫妻做不成,

还要连累母亲和妹妹,

她们俩人物!

说着,

丹牧已泪如雨流。

那天黄昏,

丹牧和你在花园告别,

难舍难分,

不停回头。

夜幕刚刚降临,

突然一阵风起,

花仙丹牧,

瞬间便没了踪处。

只剩下你呆立在花园里头,

久久抚摸着那紫色的牡丹花木,

滴滴泪珠,

洒在花瓣上头。

(五)

丹牧虽然离去,

却把雍容清丽的牡丹花木,

留在了你身边处。

你爱花如爱仙女。

你更加精心照顾,

牡丹花木,

又多方寻觅,

每见到牡丹品种,

必想方设法移栽回府。

你视牡丹如命,

日日在园中劳作忙碌,

却不知累苦。

从那以后,

每到谷雨那天,

花圃里的牡丹花木,

准会如期盛开,

争奇斗艳,

仪态万方,

繁花似锦,

满园芳菲,

美不胜收。

你知乎,

这是花仙丹牧,

在思念己躯。

花开时节,

你总是从早到夜幕,

陪伴着那株牡丹,

寸步不离左右,

乡邻们谓之“花痴”,

你也不放在心头。

你种植的牡丹,

越来越多,

花园也越来越大,

面积增加了数倍有余。

花田地势低洼,

牡丹却最怕积水伤根物。

每到雨季时候,

你就日夜悬心,

生怕牡丹受损,

为此常常夜不能寐,

食之无味,

寝之无眠,

行之无力,

很是难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一年夏天,

雨水特别大,

暴雨连日不止,

大半个花田,

都浸泡在了水里头。

你苦于没有排水良策,

忧心如焚,

急得连饭也吃不下去。

一天深夜时候,

你守在花田边处。

朦胧中,

忽然看见一个少女,

从花间迤逦而来,

仔细一瞅,

竟是丹牧!

还是那身紫衣紫裙,

鬓边一朵紫牡丹,

面容清丽依旧,

只是眉目,

多了一抹淡淡的忧郁。

她告诉你,

要想牡丹扎根长久,

须排除积水隐忧。

若修个排水渠,

把花田积水,

引到村外的沼泽里头,

如此,

方可救活满园牡丹花木。

你惊喜异常,

大声呼唤着丹牧的名呼,

却见她在牡丹丛中,

倏忽一闪,

便再也没了踪处。

你急得大呼,

遽然惊醒,

跃起身躯,

才发现是做了一个梦遇。

正是夜半时分,

满园牡丹花木,

在月光下静默着,

万籁寂俱。

可你眼前,

分明还晃动着丹牧的身影,

四周,

还有她留下的淡淡芬芳香物。

你禁不住,

泪眼朦胧,

你知道,

这是丹牧悄悄来帮助自己喽。

尽管仙凡殊途,

可她还是那样深情地,

爱着自己,

牵挂着,

她留在人间的牡丹花木。

第二天一早,

你就开始动手修排水渠,

日夜赶工进度,

累极了,

就在牡丹花旁打个盹,

小小歇休。

乡亲们也都赶来帮助。

排水渠修好后,

花田里的积水,

果然能顺利排出,

从此牡丹再无积水之虞。

久而久之,

人们给这个沼泽地区,

起了个好听的名字,

叫“万花湖”。

你成了远近闻名的牡丹农户,

技艺超凡脱俗。

“万花湖”的名呼,

也越来越大,

被视为风水宝地区域。

在你影响下,

周围种植牡丹的乡亲朋友,

越来越多,

以牡丹根制成的“丹皮”,

是名贵药材,

可换钱维持生计之举。

无论谁来求教,

你都悉心指导,

倾囊相授。

每逢你遇到难处,

丹牧都想方设法前来相助。

你一生对牡丹的痴情,

不减分毫,

并以牡丹为药,

为百姓解除病苦。

你过了百岁高龄,

才无疾而终去。

你临终留下遗嘱:

要长眠在花田里头,

葬在丹牧牡丹旁,

永远和你的牡丹仙女,

相伴首。

(六)

后来,

雷泽湖畔的雷神家族,

遭遇灾难变故,

首领遂带领全族,

迁徙来此地区,

自此乐业安居,

人丁兴旺繁庶。

雷神家族,

以龙为图腾物,

传说“万花湖”,

湖底可通龙宫,

每逢月圆时候,

凝神细听,

耳边会有悠悠龙吟之声语。

也许有人听说了丹牧和你的爱情故曲,

并写进了《诗经》这本书。

在《诗经?郑风?溱洧》里头,

有这样的描述:

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

赠之以芍药……

这里的芍药就是牡丹花木。

同时,

她还有个更动人的“将离”名呼。

意味着有情人物,

分别时相赠的信物。

牡丹在中国最早的诗歌里头,

被再三咏叹赞誉,

她是爱情的信物,

也是中国最早的爱情之花木。

自此,

牡丹在曹州生长繁衍,

历数千年而不衰黜。

牡丹的食用药用之途,

也逐渐为后人所知乎。

中国最早的医学书,

《神农本草经》上记录:

牡丹味辛寒,

一名鹿韭,

一名鼠姑,

生山谷。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记录:

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

故谓“牡”,

其花红,

故有“丹”称呼。

1972年度,

在GS省武威县出土的东汉墓,

发现医简数十枚,

其中有牡丹治疗血瘀病的记录。

用牡丹根加工制成的“丹皮”,

是名贵中草药物。

其性微寒,

味辛、无毒,

入心、肝、肾三经,

有散阏血、清血、和血,

清热、止痛、通经之用途。

明清时候,

曹州已大规模种植牡丹花木,

并成为贡品之物,

有“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语。

《曹县志》记录有:

“至明,

曹州牡丹甲于海内”之语。

此外,

相传牡丹饼的发明人物,

为武则天这位女皇人物。

据《隋唐佳话录》记录:

有一年花朝节即谷雨,

牡丹盛开的季节,

她率宫女,

游园赏花木,

看着争奇斗艳的花儿,

突发奇绪。

命令宫女,

采下大量的各色花朵,

回宫按她的设计,

和米捣碎,

蒸制成糕,

即名“百花糕”,

并用这香糯可口的点心,

作为礼物,

分别赏赐群臣下属。

故牡丹饼,

又有“百花糕”、“牡丹糕”之称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