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第30章 人间正道(2 / 2)

2个月前 作者: 列夫托尔斯明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九月,张士诚自立为吴王,尊他的母亲曹氏为王太妃,占据吴地(今江苏南部地区)以后,这一带很多年都没有战事了,因此人口多,经济也很繁盛,于是张士诚这边开始歌舞升平,张士诚这边对朱元璋来说不足为虑。

朱元璋攻取婺州后,派主簿蔡元刚出使庆元与方国珍建交。方国珍在内心里思考道:“江左号令严明,恐怕不能与他对抗。况且与我为敌的,西有吴,南有闽。不如暂且表示顺从,借此作为声援以观其变。“于是,方国珍派使者给朱元璋送信,并奉献黄金五十斤,白金五十斤,有花纹的丝织品一百匹。朱元璋又派镇抚孙养浩回访他。方国珍请求进献温、台、庆元三郡,并派次子方关作为人质。朱元璋没接受人质,而且给予方关厚赐,将他送回。朱方之间正式建立友好关系,稳定了战略后方。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和明玉珍正在闹分烈,而陈明之间的外交关系无疑对朱元璋的下一步计划显得尤为重要。朱元璋的根据地在安徽,陈友谅的根据地在江西和武昌,两人比邻而居,陈友谅对朱元璋形成包围之势。如果明玉珍和陈友谅联合起来对付朱元璋,朱元璋可能完全不是对手;现如今陈友谅和明玉珍不相往来,朱元璋又和后方的张士诚方国珍建交了,才有力气腾出手来对付陈友谅,果不其然,朱元璋于1363年十月在鄱阳湖大战中打败陈友谅,灭掉了挡在他前进道路上最大的一块绊脚石。由此可见,乱世之中,合纵连横对一场战争的胜负显得是多么的重要。而决定胜负的关键,往往是“人和”,人道尚争,和气生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而朱元璋灭掉陈友谅以后,取得了陈友谅的地盘,又和四川重庆的明玉珍比邻而居了。朱元璋擅长笼络人心,马上和明玉珍建立外交关系,可见其政治手腕之高明。假如朱元璋没有在至正二十五年争取到明玉珍这个稳定的战略后方,那么在后续攻城略地的过程中,率军在至正二十七年打败张士诚、方国珍这些东吴大腕儿,取得阶段性胜利,可能就会成为一纸空谈。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玉珍病故,享年38岁。遗嘱臣下固守渝川地区,勿进取中原。同年九月,葬于重庆江北区宝盖山陵。子明升继位,年方十岁,改元开熙,尊其母彭氏为皇太后,彭氏垂帘听政。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朱元璋在进行南征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的同时,决定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统率25万大军,水陆并进,北取中原。

朱元璋的北伐战略有三个部署:

第一步“先取山东,撤彼屏蔽“;

第二“旋师河南,断其羽翼“。在前两步胜利后,形成三面包围元大都的军事形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三步就是“进兵大都“,灭亡元朝。

元朝虽调集各部兵马作困兽斗,但无奈大势已去,元顺帝携太子北逃上都。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明军攻入大都,元朝灭亡。同年,朱元璋建立大明证权,建元洪武。

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遣使劝降大夏,明升不从。

洪武四年(1371年)春,朱元璋遣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领兵征大夏国,夏军败溃。

洪武四年(1371年)六月,明兵抵重庆,明升出降,夏亡。

轰轰烈烈在红巾军起义终于摧毁了蒙古铁骑的统治,然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元斗争中,有许多让人忽视的环节。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明玉珍做梦,梦到青城山下的两条蛇精和一个牧童要来坏他的社稷。不久以后,明玉珍去世,他的儿子明升继位。明升登基后不久,四川绵阳来了三个人,梁青,梁白和梁东。梁青、梁白是一对双胞胎,属蛇。

明升即位时年仅十岁,各大臣都很粗爆,不肯居于童子之下,皆生不臣之心,把持朝政的右丞相万胜与知院张文炳之间出现隔阂。万胜暗中派武林高手徐虎杀死张文炳,徐虎即是西进蜀山的黑帮帮主。而这时东进江南的青帮帮主是熊云,熊云带着人马加入了朱元璋的阵营,正在谋求帮着朱元璋一统天下。

张文炳与明玉珍的养子内府舍人明昭友善,所以明昭又假托太后彭氏旨意,召万胜入宫议事,缢杀万胜于崇文楼下。万胜为明氏王朝立功最多,他被吊死,巴、蜀人大多同情他。万胜死后埋葬于重庆江家嘴,那里如今叫作万州。明昭杀掉万胜后,开始把持大夏朝政,为非作歹。

万胜手下的大将吴友仁以清君侧为名,从保宁传来檄文声讨明昭。明升命戴寿前去讨伐招安。吴友仁给戴寿写信说道:“不杀明昭,国家不安,众心不服。如果明昭早晨被处死,我傍晚将会赶到。“戴寿于是奏请处死明昭,吴友仁则入朝谢罪。吴友仁杀-掉明昭后成了大夏王朝的幕后操控者。

从此诸大臣各司其职,而吴友仁更加专横放纵。吴友仁成为大夏王朝的权臣以后,与梁东等人关系甚笃,致使大夏国权旁落,国势日益不振。而明升为了对付梁东等人,也在暗中扶植了一个弄臣李童,以期夺回帝权。李母夜梦玄龟感孕而生李童,李童擅宠以后,居然将梁青、梁白打回原形,镇压于九层妖塔之下。梁东也被李童逼迫而落发出家,成为了守卫妖塔的一名苦行僧。吴友仁和李童纵横捭阖,书写着大夏王朝最后的挽歌。

九重天上,一只白狐衔来能量石,然后天帝姬俊和白狐穿越到人间,变成了黄刚。

黄刚感叹元朝末年统治残暴,百姓生灵涂炭,于是在中原招贤纳士,成立了天地会,进行反元斗争。

在黄刚开帮立业的过程中,有一个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就是中原地区的大财主杨猛。杨猛在天地会成立的初期,献计献策,出财出力,才使天地会成为武林之中独占鳌头的天下第一帮。可以说,没有杨猛,就没有天地会今天的局面。然而天下虽大,惟有才者居之,天地会的帮规规定,天地会每五年选一次帮主。每次大选时,前三名候选人总是黄刚、杨猛和郑强,然而最终结果也总是黄刚力压杨猛等人当选帮主。几次选举下来,杨猛心里便有些不服气:自己对天地会的贡献可谓有目共睹,凭什么老是黄刚当帮主,自己当长老。杨猛于是平日里老是与黄刚作对,而黄刚心胸宽广,从不与杨猛计较。

杨猛有一妹,名唤杨婵,对黄刚暗生情愫,然而黄刚一心以天下为重,对这些男女之情不甚了解。书上说,喜欢一个人,就会满世界寻找他的蛛丝马迹。杨婵长得国色天香,黄刚每次经过杨府,总想多看杨婵一眼,但九重天上是没有七情六欲的,黄刚并不明白,这便是喜欢上了一个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