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日徐州刺史陶谦想要告老荣归,上表举荐你为徐州牧,接掌徐州政务,朕已经拟好了诏书。”
刘协让太监当场宣读诏命,封罗信为徐州牧,罗信领旨。
“罗将军,逆贼袁术就由你前往平定。望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刘协说。
百官都上来祝贺罗信,罗信一一答谢。
等到诸事尽皆议定,罗信出列奏道:“陛下,臣在出征之前要向你推荐一个人。”
他向刘协介绍荀彧,荐道:“荀彧有王佐之才,不下于当年的留侯张良,臣荐他为执金吾,负责宫中的守卫和保护陛下的安全。有荀彧保护陛下,臣方能放心南下平『乱』。”
罗信深知荀彧这个人有国士之器,又有忠良之德。
当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朝野将近二十年,势力已经巩固,在建安十七年的时候,曹『操』想进爵国公,加封九锡,偷偷去问荀彧。
荀彧直言谏说:“丞相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曹『操』不快。据说随后就被曹『操』暗示他自尽,第二年曹『操』就进为魏公。
荀彧君子之德,对汉朝的忠诚,由此可见。
罗信出征,不怕袁术兵强将勇,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后方的刘协。
他对这个贤明聪敏又谦和的天子印象很好,觉得这人就是能复兴汉室的明君,况且刘协事事处处都尽力支持与信任罗信,令罗信实在挑不出他的『毛』病。
老话说得好:彼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刘协投之以桃,罗信自然也报之以李。
他只担心自己不在长安压制,司马氏在壮大势力之后会对刘协不利。
他不怕司马氏会造反,因为羽林军的战力是完全不能跟他手下的野战军相比的,他随手就能灭掉羽林军。
他也不怕司马氏对他不利,司马氏招惹他的下场,就是被冻在广场上示众三天。罗信要灭他们就象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他只担心司马若在宫里对刘协做手脚,比如『插』手立嗣之类,实在不好防范,毕竟宫里与外面两重天。
而且司马氏的能力也颇受刘协重视,罗信也不能因为自己不爽司马氏,就把天子想要任用的司马懿等人一枪做掉,那样他在天下人眼里就跟飞扬跋扈、肆意杀戳的董卓没啥区别了。
斗破小说网:(www.doup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