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其实很多,只是大部分聪明人都仅限于聪明。
.....
那时一个黄叶飘飞的季节,万物静待冬杀的季节。
季节中,从接到诏令开始,郭侃与数位行军参军商议两天,便留下韩忠,带着三万精骑往长安飞驰。
原本韩忠也该在退走之列,可惜的是无论如何他都说服不了他,原因郭侃当然知道,如今嘉裕关中虽拥兵十万,但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真正可战之兵不过三万。
其余七万不过只是新兵或民兵所组成,说到人数倒是有了,但真到了生死大战,对关外带着六万西域精锐的夏荷等人来说,不过就是一战而定。
如果连韩忠也走了,恐怕不出三天,蒋光恐怕就会看出破绽,随后挥军急追,到时候,生与死都不好说,所以必须要有人留下稳定军心以及迷惑蒋光,而整座嘉裕关中,这样的人选,其实就只有两位,韩忠与郭侃。
看着关下旗帜林立,看着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女将军,韩忠一路指挥众人,一路心中默默想道:“这嘉裕关就是自己最后一战了,希望蒋光别那么早看出吧。”
可惜的是他的想法注定要落空,连续两天都只见韩忠,不见郭侃与及背嵬军,被称为奇策的蒋光此刻已经把整件事推测得七七八八,就只待验证。
蒋光,益州蒋家偏房次子。
蒋光从小就知道只要能守住规矩,蒋家就会衣食无忧的养住自己一辈子,所以早些年锋芒不显的他就犹如一个风流少爷般,在益州中来回流连于青楼之中,因此并没有多少人看似草包的他实则满腹良谋。
但读遍诗书,博览兵略的人,又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点小野心。
只是当年新秦容不下益州子弟,他才无奈的流连于青楼,美景之中。
直到十国乱战大起,身在益州的他笑看着天下风烟,那股子雄心才又燃烧起来,不过身在局外的他可不像普通人一样。
他清楚知道自己没有太多选择,李启是一个名君不错,但世家林立的新秦又怎么可能容得下他,那位徐栋若不是被襄王一手提拔,再把白袍军等全数交在他手中,恐怕早就被人拉下马。
至于其余九国,在蒋光看来新金和新周外,不过都是秋后蚱蜢,早死晚死的分别。
李昭与拓拔祈连二人,李昭的问题同样是世家林立,而且比新秦更甚,挂着益州蒋家牌子的他去了,又怎么可能不被扯后腿?
所以蒋光最初的打算,是投奔新金,投奔郭泰,那里的空缺实在太多,需要的人才实在太多,而且草原亦急需蒋家的财力投入,那怕只是一小部分也好,蒋光相信以那些老家伙的眼光,只要自己坐上高位,他们绝对不会介意投入北方的资产在自己身上。
毕竟钱再多,都是死物,灵活运用才是真理。
可惜在蒋光前往新金的路上,谢如烟横空出世,就那样从雁门关开始,替新汉横扫并州,带着贾优在中原大地上驰骋,于是思虑再三,他决定转道投奔谢如烟。
荣华富贵,蒋光生而不缺,他缺的是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对比新金,曾经誉满青楼的人很清楚,如果跟着谢如烟,她能够给自己的机会更多。
他亦对传说中的女子向往久已,不是爱慕或什么,是向往她以女子之身挑起大乱,挑动整座天下!
斗破小说网:(www.doup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