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成汉实际上并没有灭亡,只不过是成都突然被汉军攻下,李势没等突然出现的汉军杀进城中已经请降。
历史几乎就是三国末期司马懿率军攻蜀的翻版,差别是邓艾历经千辛万苦才抵达成都城下,李匡则只是需要带着一些军官乔装打扮到成都周边就能接收一支军队。
当李匡率领近万的禁卫军出现在成都视野范围,成都城中根本就没有多少守军,李氏成汉的部队大多是被吸引到了梁州的巴西郡和巴郡的前线。
近万兵甲器械精良且看着光鲜又剽悍的汉军兵临成都的城下,他们仅是一出现就让身在成都的人懵了。汉军还没有打进去成里的人已经出现拖家带口要跑的现象,少不得是有浑水摸鱼进行洗劫和杀人的事件,也有当机立断带着家族私兵起义的世家。
李势得知有汉军杀到成都的城下时,他是整个人都处于慌乱无措的状态,脑袋里面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前线的部队败了。
还是有聪明人想到了三国的旧事,可他们拿捏不准的是来的汉军并不显得狼狈,不像是历经千辛万苦爬山涉水而来,更像是一路顺利推进地杀过来。不管能不能确定,他们没有去提醒六神无主的李势,是自己该干么就干么。
李匡率领的禁卫军刚刚逼近成都的城门,城头之上的军旗被换成了杏黄旗,汉军没有遭遇抵抗控制住城门,很快李势派来请降的使者抵达。
是了,举杏黄旗其实就是请降的意思,到了有宋一朝依然是杏黄旗代表投降,举白旗投降该是从蒙元开始。
李势愿意学习冉闵去掉国号举国并入汉国,只有不要伤害他和其亲族的一个要求。
学冉闵什么的只能说可行,但是李势想要得到冉闵的待遇则属于不可能,李匡事先已经得到示意,若是学三国旧事能够逼降李势,汉国愿意保证李势的人生安全,至于李氏一族该怎么样另外说。
李匡代表刘彦接受了李势的投降,接管成都的同时让李势写亲笔信让前线的人投降。而这个时候桓温还是被挡在剑阁,殷浩所部是与李福所部在垫江(现代合川)的山区来回攻防。
在前线抵抗汉军入侵的昝坚和李福几乎是同一时间接到李势的亲笔信,两人的反应略略有些不同。
昝坚是在南郑那边坚持抵抗半个月,等待城池将要沦陷才带着残部退到剑阁。这一部分的李氏成汉军队,汉军不管是什么样的攻势都绕不开剑阁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他们依靠剑阁绝对有利的地形牢牢挡住了桓温所部。
剑阁是绝绝对对的易守难攻,不是说几次取巧或是几次强攻就能拿下,只能是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于消耗中拼光守军,或是致使守军士气崩盘而崩溃,需要付出的代价远比想象中更大。
昝坚收到了李势的亲笔信,找来王嘏进行商议。按照他的本意是拒绝向关外的汉军投降,十分清楚成都之所以失守不过去汉军的偏师,想要的是留下必要的部队固守剑阁,带着其余部队回去重新夺回成都救出李势。
关于邓艾怎么吓唬得刘婵投降的事情,身为文人的王嘏肯定要比昝坚更清楚。他听完昝坚的意见沉默很久,后面就问昝坚能不能保证李势不受到伤害,要是因为昝坚的回军而导致李势受到伤害又怎么样。
王嘏的话问完,换成昝坚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昝坚的军事才能到底怎么样非常不好说,他对李氏一族忠心耿耿倒是日月可鉴,哪怕是李势一再表现出脑抽的一面,可之前的几代国主都对昝姓一家有大恩。
现如今是私恩大于国家的年代,对于很多忠义之辈来讲,国家可以灭亡,恩人却是不能被伤到一根毫毛……
昝坚无法保证李势不会受到伤害,又在王嘏的劝说中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自接到李势的亲笔信到开关投降是在犹豫中度过了五天,等待开关投降后见到桓温,只提出一个请求,那就是要时时刻刻待在李势身边。
桓温没有犹豫地答应昝坚的要求,接管剑阁之后还摆下酒宴与昝坚、王嘏等等将校或有名气的文人同乐。他在酒宴上提出昝坚隔天就能启程前往成都的事,并大肆赞扬昝坚的忠心为主行为,甚至表示其余人有相同的意思也能同去。
由于忧愁和不甘,酒宴上属于李氏成汉的降将之类的人没少喝,昝坚以及一帮人是在隔天下午才出发。他们赶了不到两里路,于一个道路岔口遭遇埋伏,说万箭齐发有些夸张,不过箭矢的密度绝对不小,丝毫没有防备的昝坚等人哪怕是能避过第一波也躲不过后面的连续覆盖,成为尸体的每个人包括马,浑身上下最少也是被命中十支箭矢。
昝坚等等一批忠于李势的人死了,是死得不清不楚外加不明不白,历史不会有关于他们是怎么死的记载。在胜利者的历史记载里面,是他们被桓温好好款待并满足要求,离开剑阁之后却是永久的失踪,猜测是被心怀怨恨的蛮人截杀,桓温感念他们的忠义发兵清缴蛮人为之报仇。
李福那一边,接到来自历史的亲笔书信后,他的本意是接受李势的命令向汉军投降,可是常璩等一批人却严词劝阻。
斗破小说网:(www.doupome.com)